第36期教育部外派储备干部岗前培训班在学院结业
6月16日下午,“第36期教育部外派储备干部岗前培训班”全体学员经过为期两周的培训,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顺利结业。教育部人事司驻外干部处处长盛瑜出席结业式并致辞。结业式由学院进修一部副主任杨志主持。
盛瑜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在培训期间的认真学习态度和扎实学习成效,表示在听取学员交流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成长的力量,为彼此工作和个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对学员们提出了“四个学会”的期望:一是学会敬畏。心有所畏,业有所成。一份事业的做成,首先要心存敬畏,驻外工作尤为如此,驻外干部一言一行代表国家形象、水平。教育部党组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望和要求。要配备好教育驻外干部,引导思考在服务人才与科技之争、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的使命担当,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学会学习。做好教育驻外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外交官,非常不容易。驻外工作形势多变、情况复杂,要学会学习,成功应对。要手上能写、出去能讲,懂教育、懂政策、懂语言,会新媒体应用技术,有很强的调研和文稿撰写能力,还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三是学会坚守。要牢记教育驻外工作的初心使命,适应与家人的分离,适应驻在国的气候、饮食等,适应国外的工作状态,坚持到底。四是学会珍惜。教育驻外纵然有困难、挫折,但必定是难得的工作机会,要珍惜机遇,驻外工作定会给每个人留下珍贵的回忆。
结业式上,总班主任赵宏强代表班级教学工作团队作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学员参与研修的昂扬状态和良好精神面貌,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是培训突出需求导向,课程组织和体系不断完善,内容更加适切,组织实施严谨高效。二是培训突出学员自主自觉和协同配合。学员讲政治、讲纪律,班风学风优良,严于律己,自觉以优秀教育外交官为标的,重构自身的知与行。在专题报告主持、“微讲堂”分享等多环节实现了学员主体参与,促进了教与学相融相济和学员之间的共学共创。三是培训促进学员补充新知,提升素养,更加明晰了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培训内容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员更加坚定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铸牢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用全球和全局视野看待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升自身驻外工作的政治和业务能力。
培训班班长、教育部国际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耿俊伟代表全班学员作了学习收获汇报交流。学员们一致认为,通过培训学习帮助大家建立起了驻外工作知识体系框架,对驻外工作总体情况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对驻外规矩、纪律有了更加全面掌握,政治立场更加坚定,规矩纪律更加明晰,驻外业务更加了解,努力方向更加清晰。(供稿:学员、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 余闯;审稿:总班主任、高校管理教研部 赵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