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驻外教育外事干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建设——教育部第二十二期驻外后备干部岗前培训班总结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2011年12月5日至25日,为期三周的教育部第22期驻外后备干部岗前培训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功举办。在教育部人事司、国际司、财务司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在学院培训部和相关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管理下,在参训58位学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本期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员们普遍认为,本期培训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收获颇丰。培训期间先后有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副司长廖舒力,国际司副司长沈阳、生建学,财务司副司长徐孝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李文长、牛文起等领导出席开班与结业典礼,很多司局领导亲自为培训班学员授课。管培俊司长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岗前培训是驻外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一位即将驻外的干部要及时转变角色,加强学习,为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外事干部做好准备。他对驻外干部提出了六点要求:讲政治、知全局、懂业务、善团结、能战斗、守纪律,使大家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明确了学习任务。人事司马贵生处长对本次培训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设计,研修期间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期培训班教学内容安排紧凑,培训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培训期间共安排了25个专题报告,从国家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等科学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到教育规划纲要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再到外交基础知识和教育外事工作理论与实务等,还先后参加了教育部驻外参赞会议、孔子学院会议,聆听了教育部袁贵仁部长、郝平副部长的重要报告,先后参观了国家汉办、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神州学人、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家安全部等部门。整个培训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专题报告、分组研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参观考察、外语沙龙、西餐实习等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选派了三名教师进行教学组织服务,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58名参训学员,培训态度端正、严守培训纪律和要求,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勤学善问;课下积极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关心,形成了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同学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员们普通认为,培训班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充实了知识架构,使学员们深刻理解了新时期教育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明晰了工作定位和工作重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一、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管培俊司长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作为一名外交官首先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三周的培训,学员们普通认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外交官,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这就必须要自觉地贯彻党和国家的外交外事大政方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在任何时候都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教育部师范司办公室陈武认为,作为一个外交官员,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忠诚,要忠于国家和人民。外交官所承载的是一个国家和一国的人民,爱国并不是只放在嘴上,更要化作行动中,作为外交官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都负有很大责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利益所在。一个外交官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在关乎国家利益的事件发生时立场不动摇,措施不错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傅佳认为,管司长提出的“三大任务”、“七项工作”、“六个要求”为我们今后可能的驻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教育外事干部不仅仅代表个人,代表了单位,代表了教育部,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国教育外交官的形象。只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正视教育外事干部的职责和任务,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达成教育部提出的工作目标,实现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许淑红谈到,作为驻外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忠诚祖国,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策反,防止泄露国家机密,绝不损害国家利益,与一切藏独、疆独、台独、法轮功、民运等敌对势力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
二、进一步提升了对教育外交工作所需知识的系统把握和理解
教育外事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十分强的工作,需要对相关政策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针对很多学员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对教育外交工作相关知识了解少,把握不准的特点,本次培训计划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外交基础知识”和“教育外事工作理论与实务”三个教学单元,为学员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培训。学员们认为,通过听取专题报告、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等,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政治文化外交的大政方针,加深了对《教育规划纲要》的理解,对留学生管理、对外汉语推广、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来华留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有了更加系统的把握。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处张向荣认为,这次培训可以说是人生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培训,让我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接触到教育外事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加深了对教育外事工作者必备知识技能和岗位职责的理解。这次培训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盏启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的心中充满了阳光和渴望,相信每一位参与培训的学员都和我一样,都会因为这次培训而震撼、都会因这次培训而改变,为我们以后工作的良好开展和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西南财经大学赵静梅谈到,因为我的专业背景不是政治学,是金融。所以,平时对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方面知识了解很少。通过培训,我的知识体系中已经新嵌入了一个模块。中国的版图东南西北各有哪些邻国,中国和这些邻国间存在怎样的战略关系,大洋彼岸的美国在这些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都慢慢系统化,清晰起来,培训后我对电视节目中有关这些国家的话题感兴趣了。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研究所张慧认为,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和国家当前教育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的把握,加深了对我国外交工作和教育外事工作方针政策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教育发展包括教育外事工作新形势及新任务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此次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也更具有知识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我尽快熟悉教育外事的工作程序、具体要求和有关技能,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来适应驻外工作的要求非常有帮助,对于即将履新赴任的驻外干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加深了对驻外工作主要特点的认识和了解,为做好驻外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期培训,学员们对如何做好驻外工作有了从朦胧到清晰的认识转变,对做好驻外工作所需要掌握的系统知识和各种能力,所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特别是通过对国家安全部、教育部港澳台办、留服中心、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国家汉办等单位的实地参观,以及与国际司等前驻外人员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学员们对驻外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任务和举措,明确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学员们普通认为,郝平副部长就国际化人才提出的9个重要素质:1.语言基础扎实,具备一流外语应用能力;2.知己知彼,加强对对象国国情的学习;3.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4.国际关系、国际法领域知识基础扎实;5.政治能力过硬,坚持原则,不卑不亢;6.讲究沟通技巧,创造融洽氛围;7.灵活机动,兵贵神速,培养应急处置能力;8.以情动人,细节决定成败;9.纪律严明,精诚团结,坚忍不拔,心胸开阔。这九点同样应该成为一名合格外交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应是我们这些未来的驻外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刘波认为,驻外工作不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同样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驻外教育处组担负着留学生管理、推动完善双边多边教育磋商机制和高层互访活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汉语国际推广、来华留学工作、国外调研工作和人才引进等七项主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具体办事效率,时刻绷紧三防和廉政这两根弦,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次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南京大学外事处戴者华认为,教育部第二十二期驻外后备干部岗前培训班时间虽然短暂,但内容丰富,高屋建瓴,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这次培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教育外交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教育外交事业的成败有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讲政治、知全局、懂业务、善团结、能战斗、守纪律”,在外交岗位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创造佳绩,努力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嘱托。湘潭大学外语学院于陆表示,三周的培训让我充分认识了我国教育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从侧面体会到如果能够做一名教育外事干部是多么地光荣。我决心继续发扬培训期间的作风,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提高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并加强体育锻炼,真正从思想上、理论上、能力上和身体素质上做好准备,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外交官打下良好基础,随时听候党和国家的召唤。
(执笔人:于鲁文)